
用戶登錄
用戶登錄
11月1日下午13點30分,2020中國科幻大會“青少年未來科學夢想教育論壇”在北京首鋼園順利舉辦。
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?
論壇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、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,《知識就是力量》雜志社有限公司、北京知力科學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,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副社長,《知識就是力量》雜志社社長、主編郭晶主持。
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副社長,《知識就是力量》雜志社社長、主編郭晶主持論壇
論壇邀請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科學普及部副部長廖紅參會并致辭;
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教育中心主任魯天龍參會并致辭;
北京教育新聞中心主任于海參會;
著名科幻作家、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榮譽理事王晉康,著名科幻作家、中國科普作協科幻創作研究基地委員劉健,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、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、“火星叔叔”鄭永春先生作為參與嘉賓出席并發言;
北京中學高一年級許伊一、北京市日壇中學高二年級張文一作為學生代表出席并發言。
現場活動在騰訊網、微博、抖音同步進行直播。
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科學普及部副部長廖紅發言
廖紅部長在致辭中提到,好奇心,是興趣的源泉,是想象力的基礎,是創新創造的基石。建設創新型國家需要大量具有科學文化素質和創新能力的人才。
她肯定本次分論壇在中國科幻大會中的作用,認為這體現了我們對科普、科幻的一個認知?!翱破站褪且霌P科學家精神,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,普及科學知識,對確立科學的人生觀、價值觀、世界觀具有重要的作用?!?/span>
在致辭最后,廖紅部長對科幻的未來表達了信心,“相信通過科幻這一類型的文學,藝術,影視等形式或載體,幫助孩子們樹立科學夢想,激發他們探索創造的熱情,引發他們對科技發展與人類命運的思考?!?/span>
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教育中心主任魯天龍發言
魯天龍主任回顧了世界教育的發展歷程,指出了傳統教育的弊端,肯定了教育創新對青少年全面發展的重要性。他指出,“當多元智能理論引入中國,在中國教育界產生了巨大的反響。它所揭示著人的智能結構的多樣性、差異性成為一種審視教育的新的視角?!?/p>
他表示,未來科學夢想呼喚和呵護的是青少年的天性和稚嫩的情感,點燃的是青少年興趣與想象力,這不僅能使人的多元智能和更多潛能得以充分發揮,而且也是當今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目標。
著名科幻作家、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榮譽理事王晉康發言
王晉康老師選擇“人工智能”這一主題,講述了自己對人工智能的思考。他表示,在相關題材的電影中,人工智能并沒有對機器人如何進化出情感做出詳細解釋,更多的描述了社會的關系,強調的是科學機理。
在如何看待“電影中人工智能征服人類未來”這一問題時,王晉康老師顯得很從容,“對人類未來并不悲觀也不盲目樂觀,而是達觀?!?/span>人工智能崛起,進化出獨立意識,他們同人類是互利共生,是人類創造的。關鍵的是他們不跟我們在一個生態位,沒有根本生態沖突,而是有更多合作的需求。我們更希望在將來是互利共生的,希望如此。”
發言最后,他對青少年寄予厚望,指出要“常常踮起腳尖向前看,以免變革來臨時缺乏心理準備”。
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、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、“火星叔叔”鄭永春發言
鄭永春老師圍繞火星這一主題,從科幻、科學結合的角度,為現場觀眾帶來火星探索的相關解讀。
他強調,科幻不是魔幻,不是玄幻,科幻作品的想象要緊跟科技進步。青少年喜歡寫科幻是好事,但是科幻和魔幻、玄幻有區別。
對于如何寫出好的科幻作品,鄭永春老師提出不少建議,“關于對未來的設想,最好是基于現實。要不然脫離現實的作品,可能會脫離讀者,因為現實是我們之間最好溝通的橋梁……”
他在發言最后中提到,科幻作品要以開放心態,吸取東西方文化。同時弘揚中國傳統文化,梳理文化自信、科技自信,科幻自信的中國之路。
科幻作家、中國科普作協科幻創作研究基地委員劉健發言
劉健老師聚焦科幻里面非常有意思的一個類型——太空歌劇,展開了對銀河帝國的暢想。
他講到,隨著科幻的發展,一些優秀的作家加入到太空歌劇的科幻創作中,使得太空歌劇類型得到一個升華,我們因此才能看到屬于當代的太空歌劇。
“當科學家說什么是可能的,大概率科學家是對的。當這個科學家說什么不可能的話,大概可能是錯的?!卑l言最后,他寄予青少年,鼓勵大家能夠成為新一代的科學家,能夠讓更多的科幻變成現實。
學生代表許伊一發言
許伊一同學在“科幻的方向”主題演講中,表達了很多困惑,“到今天,一切發展都會變得非???。非??膳碌氖俏覀兊男闹歉簧峡茖W的發展?!?/span>
在困惑背后,不難看出她對科幻的方向有著細致深刻的思考?!翱苹貌粦撝皇菍ξ磥淼拿篮孟胂?,而應該是站在未來對現在的回看?!?span>不僅僅是一種文學創作,也是我們日常的思考,這是我今天想說的科幻的方向?!?/span>
學生代表張文一發言
作為科幻作品的忠實觀眾,張文一同學結合自己接觸的科幻作品,做了“我與科幻”的主題演講。對于如何定義“科幻”,他定義為“科學暢想”。
從天馬行空的想法開始,到接觸科幻并愛上科幻, 在張文一看來,科幻有著獨特的吸引力?!翱苹米髌芳壬衿?,又科學,最后還能引發人與世界的思考。我想這便是我熱愛科幻的原因”。
論壇在全場合影中圓滿結束。
《知識就是力量》雜志社連續6年舉辦“全國青少年科普閱讀行動”,已深入全國各地千所中小學校,累計參與閱讀學生人數24萬人次;開展“科學家進校園”科普講座近200場,參與學生5萬余人。通過“全國青少年科普閱讀行動”帶領青少年感悟科普閱讀的樂趣、傳承科學家精神、激發青少年的科學夢想。
《知識就是力量》雜志將持續致力于青少年科學普及工作,讓更多的青少年感受閱讀的魅力,科普科幻的魅力,引領更多青少年養成學科學、愛科學、寫科學的良好習慣,點燃青少年的科學夢想。